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停火协议成废纸,以军赖着不走,和平幻想碎成饺子馅

发布日期:2025-11-23 12:47 点击次数:76

一枚导弹从天而降,在黎巴嫩南部的街头炸开一朵死亡之花,一辆行驶中的汽车瞬间变成废铁,带走了车里四条鲜活的生命。

这事儿发生在11月1日,以色列国防军随后大大方方地认领了战果,说炸死的全是真主党成员,里面还有精锐部队的“狠角色”。

理由?

“参与武器转移及重建恐怖主义基础设施”。

听着是不是特耳熟?

这套说辞,简直成了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行动的“万能模板”。

这声爆炸,把一份快要被人遗忘的停火协议炸回了公众视野。

那份2024年11月27日生效的协议,当时可是被寄予厚望的。

协议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真主党撤到利塔尼河以北,给以色列北部边境留出个“非军事缓冲区”;作为交换,以色列国防军在60天内麻溜地从黎巴嫩南部撤干净。

这剧本多好啊,大家各退一步,相安无事。

可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童话?

和平从来不是靠一纸空文就能实现的。

问题就出在这份协议的“君子协定”属性上。

它压根儿就没一个强有力的、让双方都服气的第三方来监督执行。

全凭自觉。

这在黎巴嫩和以色列这对老冤家之间,简直就是个笑话。

果不其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很快就找到了借口,说黎巴嫩那边没完全履约,所以我们也不撤了。

到了2025年2月,更是直接掀桌子,宣布要在黎巴嫩南部的5个据点“无限期驻扎”。

这下可好,本来就脆弱的和平幻想,碎得跟饺子馅似的。

以色列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国防部长卡茨更是放话,不管以后谈成啥样,这5个战略要地,以军是赖定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部署了,这是赤裸裸地在黎巴嫩的主权上踩了一脚,还碾了碾。

黎巴嫩能忍?

从政府到老百姓,抗议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真主党也找到了完美的理由:“你不走,我凭啥放下武器?”

双方又回到了那个“你打我一拳,我踹你一脚”的死循环里。

美国的介入,更是把这潭浑水搅得更浑了。

华盛顿一个劲儿地给黎巴嫩政府施压,让他们赶紧把真主党的武装给解除了。

可这事儿哪有那么简单?

真主党在黎巴嫩可不是个单纯的“武装团伙”,人家在议会有席位,背后是庞大的什叶派民众,还管着医院、学校,社会服务网络铺得比政府都广。

强行缴械?

那不是捅马蜂窝嘛,分分钟可能引爆黎巴嫩内战。

黎巴嫩政府就像被架在火上烤,听美国的,国家可能分裂;不听美国的,援助没了,外交上被孤立。

这道题,无解。

冲突的升级,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块接一块地倒下。

以色列的空袭不再满足于边境小打小闹,直接把炸弹扔到了贝卡谷地。

这地方可是真主党的战略后方,是他们的“粮仓”和“兵工厂”。

这一炸,等于打破了过去双方“只在边境闹”的潜规则,信号很明确:我要从根儿上废了你。

紧接着,地面部队也开进去了,从远程对轰变成了近身肉搏,冲突的火药味儿瞬间飙升。

更让人心惊的是,连联合国维和部队都成了攻击目标。

2025年10月26日,以色列的无人机对着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的巡逻区就扔了榴弹,坦克还朝维和人员方向开火。

这已经不是挑衅了,这是在公然挑战国际法的底线。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气得直骂“完全不可接受”,法国等出兵国也纷纷谴责。

可谴责归谴责,以色列似乎根本没当回事。

面对以色列的步步紧逼,黎巴嫩国内反倒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团结”。

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各派政治力量,在“捍卫主权”这个大旗下,罕见地站到了一起。

黎巴嫩军队甚至和真主党达成了防御共识,联手应对外部威胁。

这种临时的抱团取暖,又能撑多久呢?

毕竟,黎巴嫩内部的教派矛盾和政治分裂是根深蒂固的。

回看这一切的源头,2023年10月加沙冲突时,真主党为了“策应盟友”,向以色列北部发射火箭弹,就已经为今天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而2024年9月,以色列成功刺杀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更是让局势雪上加霜。

领导人的死,非但没有瓦解真主党,反而激起了强烈的复仇情绪,让任何妥协都变得难上加难。

如今,黎巴嫩境内死亡3823人,受伤15859人,这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流离失所的悲剧。

当以色列的导弹可以随意落入黎巴嫩的腹地城市,当黎巴嫩政府连自己的南部都无法掌控,当中东这个火药桶再次被点燃,我们不禁要问,和平的轨道究竟在哪里?

或许,当一方追求的“绝对安全”建立在另一方主权的废墟之上时,真正的和平就永远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这个死结,恐怕只有等到双方都流尽了血,才可能找到解开的钥匙。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