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董宇辉的命,硬走董宇辉的路,70人团队也难挽顿顿的骄傲情怀
发布日期:2025-10-25 00:34 点击次数:55
前言
东方甄选退出行业,董宇辉带领一帮伙计搞起了“与辉同行”,短短三个月就增加了2000万粉丝,可是顿顿刚一上线直播,就从几万的观众掉到几千了。
同样呼吁“创业”的口号,董宇辉让东方甄选的销售额直跌近40%,而顿顿靠发出千万红包才算勉强维持万人左右的观众。
28岁的顿顿,虽然没有董宇辉那样的“天赋”,偏偏还非得走董宇辉的路线,结果连他辛苦组建的70人团队也帮不上忙。
把平台光环当自己的“底气”
顿顿的经历里,藏着许多普通人对“成功”二字满满的向往和憧憬。
他出身农村,靠着刻苦学习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又在新东方“百里挑一”的招聘中脱颖而出,成了一名英语老师。
那时候,他在讲台上精神满满,家长一提到他,都是称赞他实在可靠,挺让人放心的。
真没人能料到,几年来,顿顿竟然把平台给予的机会当成了自己的本事。
转折点出现在东方甄选转型做直播的时候,作为最早加入的员工,顿顿正好赶上了“人文带货”这个热潮。
他不用像其他主播那样大声吆喝,只要拿着诗集,在推销的时候念一句诗,就能让观众掏钱买单。
不到两年时间,他就变成了“美丽生活号”的大热人物,镜头前一身白衬衫,温和细腻的语调,吸引了几百万粉丝的关注。
由顺境带来的愉悦逐渐模糊了他的判断,他开始觉得,“美丽生活号”的红火完全是靠自己的一手。
他都忘了,董宇辉可是反复在自己直播间里推荐他的直播间,忘了那些其他主播为了拼出一条路,都拼命地在直播卖货。
他居然把运营团队熬夜改文案、挑选商品的辛苦工作当成自己的成就,还说“美丽生活号”全是他一个人搞起来的。
在辞职之前,他还当着大家的面说,要是自己早些创业,一定能比现在做得更出色。
这股高傲的心态,也为之后的创业种下了暗藏的隐患。
要说董宇辉的底气,完全靠他自己一天天脚踏实地拼出来的。
在加入东方甄选之前,他当了整整8年的英语老师,从普通讲师一路做到名师,积累了厚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场控技巧。
刚开始直播的时候,他曾对着几百个观众讲《论语》,一点点磨着,最终形成了自己“知识带货”的独特风格。
即使火了以后,他还是谦虚地说自己只是运气不错,碰巧赶上平台的转型,团队才是最重要的。
70人团队复制不出下一个董宇辉
心里越来越有冲劲,最终跟随董宇辉的脚步,决定辞职离开东方甄选,自己创业去了。
可他压根不知道董宇辉的“单干”其实是早就谋划好的,董带走的可是整整两年磨合出来的核心团队,还提前跟供应链谈妥了合作方案。
顿顿的创业看起来更像一次赶场似的突击,离职才两个月就赶忙组建起70人的团队,还租了市中心的大办公室。
顿顿在采访里也没当回事似的说:“创业挺轻松的,下播一结束就有800个品牌方来找我。”
懂直播圈的人都清楚,70人团队到底意味着啥,每个月房租、工资、水电这些支出差不多得百万元左右。
一些同行朋友觉得顿顿这步走得太激进了,他们可是挺不看好这事的,可顿顿就是没有放在心上。
在首场表演之前,他上传了一条短视频,配文写着“新起点,一起冲”,言辞间满是对复制董宇辉成功的满满自信。
首场亮相当天,成绩让他挺有底气,销售额达到了1248万,最高在线人数突破了5万大关。
他在镜头前放松地笑着说“谢谢大家,这只是个开头”,但没想到,直播间里大部分都是老粉丝“情怀下单”,新来的用户几乎少得可怜。
董宇辉的“与辉同行”一开播,不光老粉丝又回来了,还吸引了不少新朋友。他们相信的,是董宇辉这些年积累的那份“温度”。
首场直播结束后,顿顿的直播间很快就暴露出“基础不牢”的问题。
他也试着模仿董宇辉的“知识带货”,可结果只会硬生生地夹几句英文,他也想依靠“高客单价”走高端路子,可能力跟董宇辉比,还差得远。
有人在底下留言:“凭啥买你的?”他却回:“品控不一样。”结果慢慢把老粉的信任都耗没了。
千万红包留不住的“观众心”
为了扭转局面,顿顿开始模仿董宇辉搞“促销大事件”。
双十一到来之前,他的团队提前一周就开始热身,天天发三条短视频来吸引眼球,还搞了“9.9元秒杀”以及“千万红包雨”,可是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双十一当日,顿顿的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不过1.2万,销售额也没能破首场的半数。
有个粉丝在弹幕里问:“怎么没之前讲得那么有趣”。他愣了几秒,才勉强一笑说:“今天产品多,下次再跟大家聊文学。”
再看看董宇辉,虽然没有搞什么大促,“与辉同行”这档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也一直稳稳在几十万左右。
他总自认为自己是个“高富帅”主播,不过忘了,别人愿意陪他待下去,是因为曾经那个“会聊文学、懂得生活”的顿顿。
现在的顿顿,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基本都在几千人左右,70人的团队开销让他觉得现在压力特别大。
有老粉劝他“回归以前的老套路”,他试了几次讲诗,结果没讲几句就被“啥时候搞链接”的弹幕打断,渐渐也觉得没意思了。
他选择了自己闯荡董宇辉那条“单干”的路,可惜缺乏董宇辉“撑腰”的能力、见识和信任感。
结语
顿顿的经历,并非那种“傲慢必有报应”的爽快故事,而是提醒所有试图模仿他人成功的人,要稳住心,不要盲目效仿。
别人的路好走,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走之前,已经花了好多年时间打牢了底子。
董宇辉这“命”啊,实际上是八年讲师生涯的累积,是他对团队的尊重,也是对观众的真心付出。而他表面上只看到“单打独斗”的亮丽,却忽略了背后那么多打下的坚实基础。
其实,顿顿本来还可以选择另一条路,继续留在东方甄选,成为那个“会聊文学、懂得生活”的热门主播。
偏偏他非得在没想好怎么准备的时候,硬着头皮走董宇辉那条路,结果最后只能面对“差距”的现实。
沃尔夫回应维斯塔潘接触传闻:非刻意示好,稳定阵容是重心
外媒报道称要拉什福德帮助亚马尔成长? 两位太子揍成夜店搭子?
吉林日报登报挂失
惨败日本 女篮一人可昂首离开? 首次国家队大赛她已尽力!
刘俊谦官宣婚讯!与蔡思韵5年爱情终成正果
反向出游: 冷门秘境的高性价比探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