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马克龙:欧盟已忍无可忍,中国再不卖稀土,就该启动“核选项”了

发布日期:2025-11-21 17:17 点击次数:135

法国总统马克龙又在欧盟峰会上 “硬气” 了一把,当着一众欧盟领导人的面撂下狠话:中国再不放开稀土出口管制,欧盟忍无可忍就要启动 “核选项” 了。听着挺吓人,但这更像是一场虚张声势的表演,真要按下按钮,欧盟自己恐怕先扛不住。

马克龙口中的 “核选项”。其实就是欧盟 2023 年 12 月生效的《反胁迫工具法案》,简称 ACI。这法案当初是为了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才搞出来的,没想到现在转头对准了中国。说它是 “贸易核弹” 确实有点道理,能征惩罚性关税、限制服务贸易和公共采购,还能切断资本流动、暂停专利保护,手段看着挺狠。

但这 “核弹” 有个致命缺点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欧盟心里比谁都清楚,真要是对中国动用这招,双方经济就得一起遭罪。而且这法案自生效以来,一次都没真正用过,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俄罗斯的能源问题时,欧盟也只是喊喊口号,最后都不了了之。现在对着中国喊要动 “核选项”,可信度实在不高。

马克龙之所以这么激动,核心还是为了稀土。现在中国完善稀土出口管制,欧盟就急了,觉得自己被 “卡脖子” 了。可他们不想想,中国为啥要管制?过度开采带来的环境代价、战略资源的流失,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完善管理是理所应当的事,怎么就成了 “经济胁迫”?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表面上跟着马克龙喊口号,内里早就吵成了一锅粥。马克龙想靠对华强硬重塑法国在欧盟的领导权,毕竟法国在非洲的传统势力范围丢了,急需在 “战略自主” 旗号下刷存在感。但德国根本不敢真硬来,宝马、大众的电气化转型离不开中国稀土,巴斯夫等化工巨头也依赖亚洲供应链,德国企业私下里早就慌了神。

东欧国家就更不用说了,匈牙利、希腊这些年靠中国投资赚了不少实惠,压根不想为了大国博弈牺牲自己的利益。这种内部矛盾重重的状态,让马克龙的 “核选项” 更像个中看不中用的道具,根本没法当成实用武器。

面对欧盟的激烈反应,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早就把话说得明明白白:中方会继续为欧盟企业提供审批便利,稀土管制只是依法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做法。咱们的大门没关死,只要欧洲企业遵守规则,该合作的还能合作。可马克龙们就是听不进去,宁愿挥舞着从未用过的 “核大棒”,也不愿正视现实。

其实欧盟的问题根源在于自己的短视。过去几十年靠着全球化红利,欧洲一直懒得建关键矿产的自主供应链,一门心思依赖外部进口。现在中国加强管理了,他们不想着怎么补自己的短板,反而怪中国 “卡脖子”,这道理哪儿说得通?早干嘛去了?

真要较真的话,欧盟连对俄罗斯都没敢动用 “核选项”,对中国就更没这个胆子了。中国是欧盟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经济深度绑定,真要是启动所谓的 “反胁迫工具”,欧盟的汽车、化工等产业首先就得瘫痪,这可不是马克龙一句狠话就能解决的。

所谓的 “核威慑”,最管用的时候就是放在发射架上的时候。马克龙心里比谁都清楚,真按下按钮,就意味着欧盟外交的彻底失败,还会引发无法预测的冲突升级。他之所以这么喊,无非是想给中国施压,同时在欧盟内部刷存在感,掩盖欧洲的焦虑。

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谁能胁迫谁的时代了,相互依存才是主流。中国的稀土管制是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负责任的表现。欧盟要是真为自己的企业着想,就该坐下来好好谈,而不是动辄威胁动 “核选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