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伪军罕见强悍:7个连发起反突击,差点逼退我军主力团

发布日期:2025-10-09 16:00 点击次数:106

前言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伪军大多是软骨头,打一枪就跑,有时连国民党正规军都瞧不上他们。但历史总有一些例外时刻,1946年5月发生在山东东明的一场激战,就让人看到了伪军中罕见的狠劲。

伪军7个连在东明反扑解放军58团,差点让这个刚刚转为主力的团全线崩溃。而这支伪军不是别人,正是杜椒手下的河北保安十三总队,原伪新六军的残部,一群亡命之徒,硬是拼出了战场上的存在感。

如果不是58团三个营轮番死战、指挥员现场硬顶、部队最后拼光刺刀贴身肉搏,这一仗很可能就是一次尴尬的溃败。战斗的惨烈程度和双方的血性程度,让人心惊。

东明之战,一场被低估的硬仗

1946年5月,随着全面内战爆发,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晋冀鲁豫边区首当其冲,东线的水东解放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重点打击。在这种背景下,晋鲁豫军区和中原野战军七纵队决定拔掉东明这个钉子,为水东反围攻提供有力支撑。

东明县城地处战略要地,杜椒部队长期盘踞于此,早已构筑了坚固工事。城墙高大,防御体系严密,尤其是在南关方向,明碉暗堡密布,构成了交叉防御。

守军约5000人,虽为伪军,但在杜椒手里却不是散兵游勇。杜本人出身保定军校,作战风格狠辣,善于布防。据后来解放军总结,这支部队防守能力极强,反突击能力也不容小觑。

七纵司令员杨勇将主攻任务交给20旅,20旅再将突击交给了58团。这是58团第一次担任主攻,团长吴忠肩上的压力不小。战前作战会议上,三个营长为争主攻位置僵持不下,最终3营被确定为主攻,1营为第二梯队,2营负责火力掩护。

5月22日凌晨,战斗打响。3营在阴法唐带领下,采取分段跃进战术,成功穿越开阔地,拿下了南关大部分区域,仅剩靠近南门的一处小围子。突击队很快冲入围子内部,却遭遇顽强抵抗。

实际上,这个小围子是敌军精心设计的陷阱。围子内部建筑被拆除,地面削成斜坡,四周高墙掩盖了真相。3营一进入,就被暴露在多方火力交叉口上,重机枪火力对其形成碾压。部队无法架设云梯、爬坡困难,连续几轮冲击损失惨重。

吴忠在后方察觉战况不对,正准备调整部署时,敌人突放大招,南门大开,伪军7个连从城中蜂拥而出,直接对南关发起猛烈反扑。

伪军7个连的反击并不是防御性反冲锋,而是一次破釜沉舟的自杀式冲击。杜椒将这7个连称为起家部队,手下亡命之徒居多。为了逼他们拼命,他甚至关闭了城门,彻底断了后路。

意思就一个,进了南门就别想回来,不拼命就等死。

这波突击直插3营腹地,3营本就伤亡惨重,根本无力抵抗,很快被赶出小围子。敌军乘胜追击,向南关核心区域推进。我军1营刚刚到位,2营还在火力掩护位置,整支主攻团瞬间被压制,局势一度濒临失控。

此时吴忠果断下令1营迎敌。1营营长张建堂没有迟疑,直接下令全营“甩膀子、上刺刀”,全体官兵撕掉左袖,露出左臂,这是鲁西汉子拼命的信号,一种约定俗成的战前准备。裸臂出战,意味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1营三个连迅速投入战斗。3连长卢子训率先投出手榴弹,紧接着带人冲入敌群。起初敌军见到我军“赤膊上阵”,居然一时间有些懵,阵型被冲乱。但很快,仗着人多火力强,伪军重新组织包围,将1营团团围住。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混战成一团,喊杀声、枪声、刺刀碰撞声混杂在一起,场面异常惨烈。此时连团指挥所都被迫撤至寨墙附近,吴忠亲自上阵,指挥团直人员拿起武器应战,自己也端起机枪扫射。

从战术到教训,这一仗打出的,不只是胜负

就在这关键时刻,2营赶到前线。营长请示任务,吴忠几乎是怒吼回应:“敌人都打到脸上了还等命令?打!”2营加入战斗,成为压倒战局的关键力量。

1营和2营的合力反击,终于稳住阵脚,并逐步将敌人击溃。冲入南关的7个伪军连被逐一歼灭,战场局势彻底扭转。

东明之战的胜利并不是一场轻松的拔钉子行动,而是一场险些被敌人反杀的苦战。前期对敌军作战能力的低估,尤其是对小围子内部结构的侦察不足,让3营损失惨重。

杜椒确实是个狠角色,他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伪军头目。他懂军事、懂布防,更懂得如何逼迫部队拼命。他设置的陷阱、组织的反扑,都有高度的计划性。他不是靠装备,而是靠人心控制部队,这一点更值得高度重视。

而我军的优点也在这场战斗中展露无遗。上下指挥反应迅速,吴忠能够在战斗突变中迅速判断局势,果断启用1营抵御敌人;其次是基层官兵的战斗意志极强,尤其是鲁西出身的1营战士,不讲条件、不怕牺牲,真正做到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在战后,58团虽然伤亡大、缴获少,但表现极其顽强。上级为了弥补损失,特意将纵队特务营的1连(老红军连)编入58团。自此,58团拥有两个红军连,在整个晋冀鲁豫军区都极为罕见。

这既是荣誉,也是对东明之战血战到底精神的认可。

伪军虽然在立场上站错了队,但在局部战场上,他们能拼、能打、能设计陷阱,还能组织有效反突击。这就给我军敲响了一个警钟,战争不能靠印象打,不能因为敌人是伪军就掉以轻心。

尤其是在战争初期,敌方残部往往还有拼命心理,反而更具爆发力。

如果不是58团的果断反击与顽强拼杀,谁也不敢保证这场战斗的结局会是什么。所以,与其说是伪军“罕见强悍”,不如说是我们终于看清了,真正的敌人,是轻敌的心。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