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特朗普亚洲行聚焦贸易安全,缺席中印引发地区政策调整讨论

发布日期:2025-11-20 10:49 点击次数:168

特朗普亚洲三国行的空隙:不见中印,信号指向何处

10月下旬的行程单很克制: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少了中国,也不含印度。安排本身就是话语,靠“不在名单”传递姿态。

华府要谈的还是老三样:贸易逆差、驻军经费分担、供应链安全。“自由开放的印太”这句口号继续挂在议程最上方,但各方的心思已不在口号。

吉隆坡的氛围不同。联邦大道上“Malaysia Madani”广告牌密密麻麻,说明总理安瓦尔的施政核心是稳增长、稳就业。中马关丹产业园、ECRL等项目把中国资本和本地产能拴在一起,马来西亚会谈安全,但不动经济奶牛。这是“先算账,再谈旗帜”的典型做法。

日本要的更细:在“主机国支出”(Host Nation Support)上少掏,多拿技术合作。日企对美市场依存高,对华销售也难割。半导体和车用材料链就是两头押注的范例。东京会接安全加码,但对新一轮关税冒进很警惕。

韩国这边,联盟稳,贸易更稳。对华出口占比约两成,电池、显示、化工链条深连。首尔会谈朝核与危机管理,但对“选边站队”的框架不愿背书。只要把话题拉回工业合作和数字贸易,韩国就有空间;一旦变成“排除谁”,空间立刻变窄。

印度不在名单,信号更直白。新德里坚持战略自主,俄油折扣、国产制造与关税壁垒是组合拳。节庆与地方选举只是日程表理由,核心还是不愿被纳入双边账单的压力局。

华府此行还有国内盘算。此前的301关税与供应链重组让企业现金流吃紧,农工带与部分高科技圈子抱怨声起。外交上拿到“分摊更多”“市场准入更公平”的文字,能回去交差。但亚洲伙伴如今更会提条件:安全合作可以,别动我对华订单;规则可以升级,别单边开罚。

如果谈判聚焦互联互通、数字标准与绿色供应链,华盛顿能多赢几个段落;若仍是“账本+排他”,只会逼出更多对冲。区域的关键词已从“选边”转为“去风险”,从“安全承诺”转为“产业韧性”。

别忽视街头标语的提醒:政策绕得再精巧,落地要看产业。马来谚语有句,air tenang jangan disangka tiada buaya——水面平静,不等于没有鳄鱼。你所在国家如何在中美之间管理产业风险?欢迎用一两个具体行业的例子说说地方的实操与顾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