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卫星导航:中国卫星、超捷股份、航天电器、斯瑞新材,潜力谁的大

发布日期:2025-10-27 09:56 点击次数:57

在卫星导航这个听起来就科技感满满的行业,你可能下意识觉得造整颗卫星的公司最厉害、最赚钱。 现实偏偏爱开玩笑,一家专门给火箭发动机做内壁材料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竟然冲到6.53%,而那个垄断卫星制造的企业,上半年每卖100元还要倒贴1.61元。 这反差是不是有点魔幻?

2025年10月19日11点33分,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遥八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点火升空。 它一口气把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三颗卫星送进了预定轨道。 这次“一箭三星”的发射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商业航天能同时搞定技术、国际订单和市场运营,还秀了一把它的星箭分离新技术和变轨道能力。

商业航天产业链就像一条长长的流水线。 最上游是材料和零件,比如耐高温的金属、连接电路的插头;中间是制造和组装,把零件变成火箭箭体或卫星平台;下游则是发射服务和数据应用。 今天聊的四家公司,正好卡在产业链的不同关键位置。

中国卫星是这里头唯一能造整颗卫星的上市公司。 它手里攥着星网星座项目60%的制造份额,几乎是垄断了商业遥感卫星的总装生意。 公司在建的“卫星超级工厂”计划年产1000颗卫星,从设计到测试能一条龙搞定。但今年上半年,它的销售净利率是负的1.61%,总资产周转率只有0.098次,相当于投进去的钱转得特别慢。

超捷股份的名字听起来像做紧固件的,但它其实是力箭火箭的“骨架师”。 火箭上天时箭体要承受巨大震动和压力,超捷提供的定制结构件就是确保箭体不散架的关键。 这家公司靠多年积累的航天级工艺,成了商业发射任务里的标配供应商。 上半年它赚了5.4%的净利率,总资产周转0.323次,但权益乘数1.582倍在四家里最低,说明它不太爱借钱扩张。

航天电器在连接器领域简直是个“隐形冠军”。 火箭和卫星里密密麻麻的线路要靠连接器通信号、传电力,而航天电器占了70%以上的市场。 探月工程、北斗导航、低轨卫星都用它的产品。最近它还挤进低空经济赛道,给飞行汽车研发专用连接器。 不过上半年公司营收几乎没增长,净利润跌了77.49%,净利率缩水到3.91%。

斯瑞新材干的是最“烧”的活儿,造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的内壁材料。 它的纳米晶铜合金能扛住2000℃以上高温,比传统材料强50%。 这可回收火箭能反复使用,这种材料是关键。 公司在液氧甲烷喷管市场占四成份额,商业火箭一旦量产,它就直接受益。 上半年斯瑞新材净利率冲到9.95%,总资产周转0.334次,权益乘数1.973倍,净资产收益率综合算下来6.53%。

财务指标能看出各家公司的生存状态。 销售净利率上,斯瑞新材每100元收入赚近10元,超捷股份赚5.4元,航天电器赚3.91元,中国卫星则亏1.61元。 权益乘数方面,斯瑞新材用杠杆最猛,中国卫星其次,航天电器和超捷股份相对保守。 总资产周转率上,斯瑞新材资产用得最勤,超捷股份紧跟,中国卫星则慢得多。

如果把这三项乘起来看净资产收益率,斯瑞新材以6.53%排第一,超捷股份2.75%排第二,航天电器1.55%排第三,中国卫星负0.27%垫底。 这组数字背后是不同的经营逻辑:斯瑞新材靠高利润和快周转驱动;超捷股份营运稳但杠杆低;航天电器各项均衡但增长乏力;中国卫星则因投入期巨大导致亏损。

四家公司定位截然不同。 中国卫星押注卫星批量制造的未来,但当前产能建设烧钱厉害;超捷股份绑定核心火箭型号,订单稳定但天花板可见;航天电器吃透存量市场,同时试探新场景;斯瑞新材则卡在火箭发动机技术升级的咽喉要道,短期需求明确。 商业航天的赛道还在拓宽,发射次数从一年几次向几十次迈进,这些公司的真实成色,还得看后续订单和产能落地情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