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居全球第二却暗藏危机!“东风”-5B洲际导弹的致命局限大起底
发布日期:2025-07-12 14:17 点击次数:166
前言:“东风”-5B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堪称中国战略核武器体系中的“定海神针”,在以往的历次阅兵活动里,这款依托陆基固定发射井部署的洲际导弹,每次都会作为压轴装备亮相。在国外评选的“全球十大洲际导弹”榜单中,它稳稳占据着第二名的位置,不过,这款导弹也有着不少难以回避的局限。
一: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于1965年启动研制的首款洲际战略导弹。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该导弹的发动机技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其火箭发动机采用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作为液体燃料,第一级由四台发动机并联组成,推力可达75吨;第二级则配备单台发动机加游动发动机,推力为25吨。“东风”-5导弹搭载了惯性气浮陀螺稳定平台和集成电路数字式弹载计算机,搭配全新的液压伺服系统,还特意为其设计了小钝头锥弹头,这使得导弹的命中精度达到500米。1981年服役后,它成为了中国唯一具备洲际打击能力的武器。到了90年代,该导弹在发动机性能和打击精度上进行了改进,采用双组元推进剂后,射程从12000千米提升至13000~15000千米。然而,“东风”-5A导弹仅能携带1枚300~40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而彼时的美苏两国早已运用了分导式多弹头技术。
在打击城市目标时,核弹头的威力并不能替代精度的作用。当2万吨当量的核弹在空中引爆时,距离爆心0.5公里处的超压值为1.2大气压,能对地面暴露人员造成极重度伤害;距离爆心0.9公里处超压值为0.8大气压,可造成重度伤害;距离爆心1.4公里处超压值为0.4大气压,会造成中度伤害;在19公里外,仅能造成轻度伤害。若换成50万吨当量的核弹在空中爆炸,对应的伤害距离则分别为2.3公里、3.2公里、4.8公里和6.5公里。尽管50万吨核弹的威力是2万吨核弹的25倍,但杀伤半径仅为其3.4倍。
由此可见,在打击城市时,试图通过提升核弹当量来扩大杀伤半径并非明智之举。分导式多弹头技术的原理是在母舱内装载多个小型核弹头,当抵达预定位置后逐个释放,这些小型核弹头会分别飞向各自的目标,其作战效果要优于单枚大当量核弹头。一枚搭载6-10枚此类弹头的战略导弹,只要制导弹头的分布合理,完全能够使像纽约、伦敦、北京这类超大城市的人员伤亡率达到70%以上。而300枚核弹头,足以将任何一个国家打回石器时代。
不过,要想让每个分导弹头的落地位置实现合理且精确的分布,以达到最佳毁伤效果,并非易事。每个子弹头都需单独配备制导与末助推系统,这就要求控制制导系统和推进系统必须实现微小型化。此外,导弹在穿越大气层以及再次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还需解决飞行姿态的稳定问题。导弹要飞行至50-100千米的真空区域后,才能抛掉整流罩并释放子弹头。第一个子弹头的释放位置由第一个目标点决定,其纵向散布范围可达1450-1660千米,横向散布范围则为几十千米。为了突破反导系统的拦截,母舱还会携带数十个诱饵弹头,并且每投放一个子弹头就会改变一次飞行弹道,直至所有子弹头投放完毕,这些子弹头便能沿着不同的弹道攻击目标。“东风”-5B的弹体与“东风”-5A基本一致,但改为携带4-6颗分导式弹头,该导弹在2006年试射成功后便投入了现役。
二:
“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因采用发射前加注液体燃料的设计,致使发射准备阶段耗时较长,并且只能依托固定的导弹发射井执行发射任务。回溯至1979年,“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开始部署之际,总计建造了24个真假难辨的发射井,然而这些发射井均非加固类型,导弹也并非处于随时可发射的状态,备战级别极低,要转换到能够发射的状态需要数天时间。不过,导弹发射井有一个显著优势,就是能够24小时保持待发射状态,从而在敌方第一波核打击来临之前完成核反击。美国第一代“大力神”1洲际弹道导弹的地下发射井构造极为复杂,配套设施繁多,占地面积也很广阔。除了3座深度接近49米、直径达12.2米的发射井之外,还得修建共用的指挥控制中心、动力中心,以及2座制导天线站,其造价高达5100万美元。
为了抵御核弹头在附近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所引发的剧烈震动,避免导弹与发射井井壁发生碰撞,导弹被巨大的钢架托举着,而钢架则由井底的8根巨型弹簧支撑。这些弹簧充当着减震缓冲装置的角色,能够吸收从土壤传递过来的冲击能量。不仅是导弹,所有各类设备都配备了弹簧、液压等减震设备。“大力神”1所使用的燃料是RP-1煤油以及需要在-183℃的低温环境下储存的液氧,这些燃料要在发射前才进行加注。每一枚导弹都拥有独立的储存和加注设施,这些设施距离导弹很近,通过“脐带杆”与导弹相连接,在发射时需要和导弹一同升到地面。由于氧化剂在常温下会迅速蒸发,所以导弹从加注燃料到完成发射至少需要15分钟。另外,紧邻导弹的是设备间,里面安装了通风、空气、温度、湿度调控设备,以及电源电气、液压蓄能、通信等设备。
3个发射井共用的动力中心是一座三层拱顶建筑,内部装有4台10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每台发电机能输出2400伏特、60赫兹的三相动力电,为指挥中心、制导天线和导弹发射井供电。指挥控制中心通常与动力中心配套出现,它是一座两三层的建筑,高度为13.4米,直径11.2米,安装在6个直径达500毫米的复式弹簧装置上。上层设有指挥控制室、通信设备间和综合办公室,指挥控制室的核心设备是“雅典娜”制导计算机,它占地34平方米,重9.5吨,价格180万美元。该计算机有256个字节的24位核心存储器用于数据运算,还有一个8192字节的磁鼓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通过“打孔卡”进行读取运算,其功能包括接收指令、选定打击目标、计算弹道轨迹以及按下“发射按钮”。
指挥控制室内有4名战备值班人员全天24小时待命,发射导弹时需要2名战备值班人员同时转动2把钥匙才能点火,而且两个钥匙孔之间距离较远,一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点火操作。外部人员若要进入,需要使用门口的电话呼叫指挥控制中心内的战备值班人员来打开大门。下层设有维修区、机械设备室、空气处理设备和监控设备,以及电气、配电设备,还有餐厅、洗手间、储藏间、任务准备室等。与指挥控制中心紧邻的出入口有一部楼梯和货运电梯,向下10米后,一侧通向地下发射井通道,另一侧是指挥控制中心的大门,这扇门厚300毫米,重3吨。从地面进入的人员需要先在外门和内门处读取写有秘密代码的字条,两扇门才会开启,之后字条要当场烧毁。
这些建筑的下方铺设着密密麻麻的管道和电缆,每个楼层、战位,以及入口、隧道、通道、发射井、天线站、指挥控制中心、发电机、推进剂储存和加注设施,再到地上基地周围的警卫室,都遍布着电话,这确保了在任何地点都能随时接收指令、上报情况。此外,还建造了两座互为备份的制导雷达天线升降井,发射时制导天线会从井内抬升到顶端,以跟踪和引导导弹。各种通道都设有时刻紧闭的防爆隔断,发射井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通道装有一组2个互锁的防爆隔断门,一次只能打开一端,另一端则处于紧闭状态。井口周边几千米范围内由7至8名警卫人员进行全年全天的警卫工作,一旦警戒设备发现有异物进入,就会自动报警。
“大力神”2导弹井深度为44.5米,直径16.7米,井壁由发射筒、特种钢板层、特种水泥层、钒土层和特种水泥层这五层结构构成,部分墙体厚度达到2.4米。它使用的是可在常温下储存的混肼-50和四氧化二氮,能够提前加注并进行无限期储存,发射准备时间仅需1分钟。但这类燃料属于剧毒物质,操作人员必须时刻穿着防护服、背着氧气罐进行严格操作。加注燃料时,先将燃料槽罐车开到发射井周围,冷却到15.5℃后再输送到地下储存和加注设备中,然后加注到导弹燃料箱。由于“大力神”2导弹比“大力神”1导弹结构简单,其建造成本仅为830万美元,每枚导弹价格220万美元,每年的运营成本为196.4万美元。到1963年底,美军共建造了18个“大力神”2导弹井,有54枚“大力神”2导弹处于战备值班状态。
三:
在美苏冷战的开端,导弹发射井的功能仅仅是用于存放和发射导弹。然而,随着双方都试图摧毁对方的导弹发射井,彼此开始在发射井的抗打击能力上展开激烈角逐。其抗力数值从6kg/cm、2.24kg/cm、250kg/cm²、70kg/cm²大幅飙升至200kg/cm²。加固型导弹发射井的建造技术变得愈发复杂,这就使得对手唯有实现直接命中,才能够将其摧毁。美国的首次核打击策略是先攻击对方的导弹发射井,而二次核打击才会将目标对准城市。鉴于此,美国投入了巨额资源来提升潜射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其目的是让距离对手最近的潜射弹道导弹能在最短的反应时间内,精准打击对手的导弹发射井。不过,美军自身的研究分析表明,美国现有的导弹井质量难以承受住第一次核打击。
于是,开始建造最大抗压能力超过1500PS的加固型陆基弹道导弹发射井。这意味着,当5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在距离发射井120米处爆炸时,该发射井有50%的概率能够存活下来。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这就决定了中国不会率先发起攻击,只能在遭受第一波攻击之后再进行反击。此时,敌方的导弹发射井已经发射出导弹,不再具有打击价值,所以中国的核反击目标是城市。但“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井,在日益精密的侦察卫星和愈发精准的导弹攻击面前,其效能逐渐减弱。在核武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为确保核反击能够成功,便借助坚固的地下洞库来解决导弹在对方核突袭中的生存问题。“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也开始采用加固型陆基弹道导弹发射井。
美国的“民兵”II导弹发射井同样是加固型发射井,它的直径为3.66米,深度达25米,由井盖、井筒、减震系统等部分构成。最初,井盖的厚度为1.22米,重量达85吨,打开所需时间为12-15秒。后来,在井盖上涂抹了一层250毫米厚的硼酸盐防辐射混凝土,使得井盖厚度达到1.47米,重量增加到150吨。同时,沿着井盖的缝隙安装了碎片收集装置,用于收集积雪、冰块以及核爆炸产生的尘埃、碎石,防止其落入井中。地面上设有发控勤务楼,楼内配备了厨房、卧室及其他生活设施。指挥控制室和设备室位于地下15-30米处,二者被隔墙分开,且都通过电梯与勤务楼相连。在勤务楼四周4000平方米的范围内,设置了一道2.7米高的电子警戒篱笆,一旦有人入侵,就会自动向附近的警卫部队发出警报,警卫部队会乘坐直升机前往处理。
美国“民兵”II导弹编为第90、第91和第341三个导弹联队,每个联队下辖3个中队,每个中队下辖5个小队,每个小队包含一个发射控制中心和10个呈“环形”分布的发射井。每个发射井之间的间距为4.8-6.4千米,与发射控制中心相距5.5千米,每个小队之间的距离为11.2-22.4千米。每个发射控制中心设有10个安全开关,每个开关控制1枚导弹。指挥控制室内有两名军官值班,他们的控制台相距3.6米。收到发射指令后,两人需用各自的钥匙打开保险盒,取出各自的解码和鉴别程序,单独进行解码和鉴别,然后同时将开启密码输入发射控制板,才能打开“密码锁”发射导弹。如果其中一人未按规定操作或者输入的密码错误,密码锁和核弹头就会自动失效。
“大力神”导弹发射井的抗力为38.76千克/平方厘米,“民兵”3导弹发射井的抗力则达到140千克/平方厘米,能够抵御100万吨当量核弹在366米外触地爆炸产生的冲击。命中精度为370米的50万吨当量核弹,对“民兵”3导弹发射井的摧毁概率为29.7%;而命中精度为185米的50万吨当量核弹,对其摧毁概率则达到75.2%。由于担心苏联的高精度导弹,美国推出了密集部署地下井的方案,即把100枚导弹以长纵列的形式部署在36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每枚导弹之间间隔550米。发射井加固到可抵抗34.5兆帕的超压,井盖加固到可抵抗69兆帕的超压,这样一来,50万吨到500万吨当量的弹头都无法对其造成实质性破坏,只有2500万吨当量的弹头才能在790米半径范围内产生34.5兆帕的超压。
“密集部署”之后,数百个导弹井集中在狭小的区域内,使得敌方多枚导弹的飞行路线在其上空汇聚成“漏斗”形。前一个来袭核弹爆炸产生的中子流、电磁脉冲、冲击波、热辐射和碎片,会导致后续的核弹头失效,这就迫使来袭弹头要么在前一个弹头爆炸后的几微秒内爆炸,要么等前一个弹头的爆炸效应消失后再爆炸,以避免自相摧毁。如果第一波次是地爆,相邻两波次的时间间隔为20分钟;如果是空爆,间隔则为1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存活下来的导弹可以发射进行反击。要是用2-3个弹头打击1个发射井,摧毁概率可提高到85%;而精度达到30米的20万吨当量弹头,其毁伤概率则高达90%。
计算结果显示,美国W76核弹头在400米空爆高度时,对工厂的重度毁伤半径为1050米。如果发射井位于300-700米之间,W76核弹头地爆时,对这类抗核加固掩体的重度毁伤半径仅为156米;即便换成W88重型核弹头,毁伤半径也只有299米,很难用一枚核弹头同时摧毁两个发射井。因此,通常采用一枚核弹头打击一个发射井。对于发射井这样的坚固点目标,核弹头必须选择地爆才能将其彻底摧毁。W76核弹头地爆时,能在硬岩石上炸出直径82米、深17米的弹坑,但当爆高超过200米时,其毁伤能力就会降为零。
“东风”-5B导弹发射井的生存能力估计与苏联SS-18导弹发射井相近,抗力达到422千克/平方厘米。命中精度为185米的100万吨当量弹头,对其毁伤概率仅为22%。但现代导弹的精度越来越高,准确命中导弹发射井已并非难事。美国目前拥有300多枚潜射弹道导弹,而中国只有20多枚“东风”-5B弹道导弹,即便采用真假井的方式,目标也不过50个。一旦美国率先发起攻击,“东风”-5B弹道导弹除非能在美国导弹到达之前发射出去,否则难以应对。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从接到导弹来袭警报至发射,决策时间不足10分钟。如此重大的决策,万一出现“虚警”该如何应对呢?
四:结语
部署在发射井中的导弹,一旦遭遇大规模核突袭,其生存下来的概率仅为30%,而核潜艇的生存概率则能达到90%以上。因此,2017年11月,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一场听证会建议放弃生存能力较弱的“民兵”3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特朗普时期的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奥巴马时期的国防部长利昂・帕内特以及美国第19任国防部长威廉・佩里,都曾呼吁放弃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中国虽然没有任何放弃“东风”-5B导弹的声音,但也将发展重点放在了机动发射上。1995年研制的“东风”-31型导弹使用运输/起竖/发射车,具备极强的公路机动能力,不过其射程只有8000千米,不足以打击到美国腹地。于是,从1984年开始展开代号为“201工程”的项目,也就是“东风”-41型导弹。该导弹平时储存在坚固的地下洞库内,需要使用时才会出库,以确保拥有反击报复的机会。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


长城搅拌终止创业板IPO 原拟募资4.3亿元东方证券保荐


电竞椅什么品牌质量好又省电耐用,兼具舒适与创新


内娱背后的高定女王,已悄悄惊艳全世界!


3-0、3-0完爆日本木原美悠、长崎美柚, 中国2将王曼昱、


伊以冲突后,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不是伊朗最恨的人,而是他人


芭提雅桑拿,中国男巧遇“阿汤哥”,险些擦枪走火后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