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股东抛售疑云」海格通信转型遇阻,业绩下滑引市场关注

发布日期:2025-09-18 16:08 点击次数:176

海格通信最近又登上了热搜,这次是因为公司的股东杨海洲准备在三个月内卖掉350万股。虽然占总股本不过0.14%,但这举动的背后却引发了不少人的深思。有人质疑:“他这是对公司未来没信心?还是有其他打算?”毕竟,这家公司号称要从“设备提供商”转型为“能力提供商”,听起来目标高远,但翻开实际数据却有点让人皱眉:今年上半年,营业额22.29亿元,净利润只有251万元,和他们一大堆的“硬核标签”比起来,不能不说有点辣眼睛。

海格通信的“家底”确实够厚。短波、超短波、卫星通信是它的基本盘,5G、北斗导航更是加持,甚至还搞起了无人机、航空航天、模拟仿真这些“高大上”的东西。阅兵场上的通信装备,有它的影子;天通卫星终端和数字集群装备,它也“横着走”;更别说广电网络的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卫星互联网重大工程这种“跨圈级操作”,海格通信也是猪跑过牛拉过,总之全都沾边。而在产业链条上的布局,从地到天、从里到外,一应俱全。他们甚至一副“全世界都是我的目标市场”的架势,特殊机构、政企用户、市政民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都往自己的PPT里塞。只不过,这种开挂式的全面开花是否真的结得了果,还真没人敢打包票。

从业务版图上看,海格通信几乎包揽了通信领域能搞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坐拥北斗+5G两大风口,产业链上算是左右开弓。但令人不解的是,业务线拉得这么长、技术实力看着也没问题,他们却依然在盈利上打转转。上半年不到300万元的净利润,这出炉的成绩单,不怪股东看了想“跑路”。杨海洲的股权变现行为,未免让人好奇,他是不是对公司渐渐缺乏信心了?

说起信心,这家公司确实是喜欢喊口号的那类。看他们官方的表态:要成为全方位“数智网络业务支撑”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听着就让人感觉这架势不小。但实际上,“数智”售卖可比卖设备复杂多了。这可不是搞个硬件能轻松揽钱的行当,你得先啃下软件服务的深水区,做好行业深耕,才有可能稳住脚跟。问题是,海格通信的布局太分散——通信、无人机、智慧城市,甚至林业、渔业都有他们的影子,简直像个什么都往筐里装的杂货铺,野心看着可以,但执行起来总觉得有点飘。

现实一点看,市场不是拼技术就能活下来的地方,还得拼的是商业机遇与现金流。你能不能明确核心客户,能不能做好项目落地,甚至连客户愿不愿和你玩命支持都影响着最后的营业额。你看业内巨头还要加班加点拼命挤进一两个封闭市场,而海格通信的一大问题就是瞄的市场太散,窝瓜田、风口上、深水区全占,看着厉害,其实根本没法在任何一个领域扎根。开得了局,但收不住尾,结果就是宣传时风风火火,交成绩单时蔫蔫不乐。

再说点直白的,企业喊“高端口号”可以,但能不能炒好日常的“硬菜”才是关键。你可以做“国之重器”的一部分,但扛着PPT到处乱飞、想捞政企想吃民用,最后却连一两款爆款产品都拿不出手,这种姿态怎么让股东有信心?如果连内部人都开始想着卖股,买家们自然更不敢贸然下手。毕竟,资本市场拼的就是对未来的预期,你的净利润像蜗牛爬坡,谁还愿意跟你玩长线?

仔细想想海格通信的方向,或许他们可以适当“减肥”——把那一长串的业务线砍掉一部分,专注在更有潜力或者更擅长的领域寻找突破。你能靠北斗抢一手国家项目,能在无人机配套上钻研尖端技术,就别在行业应用上面撒胡椒面。毕竟,资源和精力都有天花板,埋头深耕才有可能熬出头。

而回到杨海洲卖股这件事,不妨用反问来贯穿全文:这个决定是冷静的商业判断,还是在用脚投票?从一个靠前股东的态度来看,他卖股票的意图也许比年报数据更直观,值得场外的围观群众细细琢磨。投资者需要的,是信号,而非漫天撒愿景的结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