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斯沃琪“眯眯眼”刻意辱华,吃中国饭砸中国锅,48小时市值蒸发12亿

发布日期:2025-08-21 21:05 点击次数:78

2025年8月15日,瑞士钟表品牌斯沃琪突然惹出大麻烦。他们在官网新品宣传页上,放了一张引人愤怒的照片。画面里,一个亚裔男模特刻意用手指拉扯眼角,摆出一双夸张的“眯眯眼”。他的嘴角还带着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

这张图片一公开,中国网友瞬间炸开了锅。短短不到两小时,“Swatch歧视华人”这个话题在微博上的阅读量就冲破了五千万。很多人感到不解,一个表情而已,至于这么大的反应吗?

事实并非小题大做。“眯眯眼”这个符号背后,埋藏着西方社会一百多年来对东亚人群的歧视历史。这绝不是简单的审美差异,它代表着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百年耻辱,一朝重现

早在1847年,一位美国传教士就在他的书里,把华人贬低为“猪眼民族”。到了1858年,英国杂志更是直接写道,中国人“长着小猪眼,拖着长尾巴”。这些文字,都带着明显的侮辱色彩。

虚构的反派角色“傅满洲”更是典型。这个人物被刻意描绘成细长眼睛、一脸坏相的样子。这让西方人觉得,华人都是心机深重、充满威胁的“外来危险分子”。

西方医学界甚至曾有一种歧视性的命名,将唐氏综合症称为“蒙古人种病”。他们认为这种病症的典型特征,如褶子上扬的眼尾,与亚洲人的眼睛相似。这种说法暗示着高贵的白人退化到低贱的蒙古人。

直到今天,一些西方人想要挑衅中国人时,最常用的动作就是用双手把眼睛挤成“眯眯眼”。在一些重要的体育赛事现场,西方运动员也曾对着东方运动员做出这样的动作,引发了亚洲人的强烈抗议。这都说明,“眯眯眼”在公开场合就是一种侮辱行为。

斯沃琪发布的模特照片,正是这样精准复刻了对亚裔的种族歧视。这种刻意制造的丑态,无疑是对公众的挑衅。很多人质疑:“都2025年了,品牌还能犯这种错误?这分明是故意的。”

吃着中国饭,砸着中国锅

讽刺的是,斯沃琪这些年其实全靠中国市场养活。中国市场是斯沃琪最大的区域性市场,为他们贡献了巨额营收。

2023年,光是中国消费者购买斯沃琪的产品,就花了26.3亿瑞士法郎。这笔钱占了他们全球销售额的整整三分之一。回顾过去四年,斯沃琪从中国市场总共捞走了99亿瑞郎,折合人民币高达882亿元。

这笔钱的规模,甚至足以把港珠澳大桥那样的超级工程从头到尾建设两遍。一边赚着中国人的钱,一边却在宣传里塞进歧视内容。网友们骂得一点没错,这正是典型的“吃饭砸锅”。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斯沃琪在近期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他们的销售额和净利润都在下降。对于这个结果,他们竟然部分归咎于“中国市场拖累”。这种言论更是火上浇油。

斯沃琪近年在中国市场本就表现疲软。2024年,他们的销售额大跌了30%。广州天河路的斯沃琪门店,从太古汇、正佳一路撤退,现在只剩下两家。有老顾客感慨,当年抢新款的热情已经消失,手上戴的早换成了华为手表。

中国式反击,丝毫不惯着

事情闹得这么大,斯沃琪的反应却慢得像树懒。8月15日全网炸锅,客服电话被打爆。他们硬是拖到了16日深夜,才在微博上甩出短短一行字:“已删除资料,深表歉意。”声明中甚至没有明确承认错误。

更让人愤怒的是,网友们发现,斯沃琪嘴上道了歉,可那些惹事的图片在欧美和港澳台的官网上压根没动。这些图片一直挂着,直到17日才偷偷摸摸撤了下来。这种“看地方道歉”的假把戏,把公众的信任直接摔得稀碎。

中国市场的反击速度比他们道歉快多了。16日股市一开盘,斯沃琪集团的股价立刻下跌超过3%,创下了近三个月来的新低。市值直接蒸发了12亿瑞郎。

线上渠道的反应更快。京东、天猫等主要电商平台连夜下架了涉事手表系列。线下经销商也慌了神,有表行老板紧急叫停了进货。就连斯沃琪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欧米茄,也被北京的商场从黄金位置挪走了。

社交平台上更是热闹。许多人晒出剪断斯沃琪表带的照片,配文“绝交”。有人调侃说:“以前戴瑞士表觉得有面子,现在只觉得丢人。”

这场抵制风暴中,国货反而捡了个“便宜”。华为智能手表的销量猛增了25%。小米一款500元档的智能表,短短三天就卖出了20万只。现在的年轻人消费观早变了,他们不再盲目追求“洋牌子”找气受。

结语

斯沃琪并非第一个栽在这件事上的国际品牌。2018年,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纳就因为一个“用筷子吃披萨”的广告,以及设计师的辱华言论,遭到全国消费者联手抵制。那次事件让它家业绩直接砍掉了两成,至今在中国的店面还半死不活。

谁想到,2025年杜嘉班纳又整出件惹事的T恤。这回市场直接当没看见,这个品牌彻底凉了。这么多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斯沃琪居然死活要往同一个坑里跳。这哪是失误,根本就是傲慢。

这次斯沃琪的翻车,给所有外企上了一堂深刻的“中国生存课”。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领土红线碰不得。尊重中国人是基本底线,搞歧视必遭反噬。今天的中国市场早已不是“人傻钱多”的年代。十四亿消费者分得清谁是朋友,谁是白眼狼。品牌要是放不下那点优越感,总玩“当面道歉,背后阴阳”的把戏,那对不起,中国消费者真不惯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