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多地快递反内卷:抵制 “8 毛发全国”,行业能否告别 “价格绞肉机”?

发布日期:2025-08-21 06:04 点击次数:64

#多地快递反内卷抵制8毛发全国#

近日,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快递行业掀起 “反内卷” 风暴,针对 “8 毛发全国” 的极端低价现象,多地明确快递揽收底价不得低于成本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场由政策推动、行业响应的变革,正在重塑快递行业的竞争逻辑 —— 从 “以价换量” 转向 “以质取胜”。

一、8 毛发全国:行业 “内卷” 的疯狂与代价

“8 毛钱发全国” 曾是电商卖家的 “福音”,却成为快递行业的 “绞索”。2025 年上半年,福建省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 11.41%,但单价同比下降 4.5%,部分区域甚至出现 “8 毛发全国” 的极端低价。这种 “赔本赚吆喝” 的模式直接导致基层网点陷入恶性循环:单票毛利不足 0.1 元,快递员收入缩水,服务质量下降,消费者投诉激增。

数据显示,2007 年国内快递平均单票价格为 28.55 元,而到 2025 年 6 月已下滑至 7.49 元。价格战的代价是服务质量的全面滑坡:暴力分拣、投递延误、快递丢失等问题频发,消费者满意度持续走低。更严峻的是,快递员群体成为 “内卷” 最大受害者 —— 部分区域派件费从 1 元 / 票降至 0.6 元,月收入甚至不如外卖员。

二、政策亮剑:从 “价格战” 到 “价值战” 的转折点

面对行业困局,国家层面接连亮剑。2025 年 7 月,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明确反对 “内卷式” 竞争,要求依法依规整治末端服务质量问题。随后,广东、浙江、北京等地迅速响应:浙江义乌将快递底价从 1.1 元上调至 1.2 元,广东则将快递底价整体上调 0.4 元 / 票,明确不得低于 1.4 元成本价揽收,违者重罚。

这轮涨价背后,是政策对行业生态的深度重塑。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平台强制低价销售,《快递暂行条例》也将快递包装治理、服务质量提升纳入法治框架。更关键的是,增值税新规将快递服务税率统一为 6%,降低企业税务成本,为服务升级提供空间。

三、行业自救:从 “低价红海” 到 “服务蓝海” 的突围

在政策引导下,快递企业开始探索差异化竞争路径。顺丰、京东物流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跳出价格战:顺丰推出 “定时派送”“个性化包装” 等增值服务,单票增值收入超 0.5 元;京东物流通过智能配送车和无人机提升效率,构建 “最后一公里” 护城河。

加盟制快递企业也在调整策略。申通快递收购丹鸟物流,快速切入高端市场;极兔速递签署协议保障快递员派费不低于加盟商单均派件收入的 25%,从末端稳定服务质量。这种 “服务换价格” 的策略初见成效:广东某快递网点涨价后,消费者投诉量下降 30%,复购率提升 15%。

四、多方博弈:涨价背后的利益再分配

快递涨价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对电商卖家而言,成本压力显著增加:日均 20 万单的商家年成本将增加 2190 万元,部分低利润商品面临 “涨价掉销量,不涨就亏本” 的两难境地。但也有商家主动调整策略:汕头某母婴电商通过优化包装重量,将单票快递费从 1.9 元降至 1.6 元,平衡成本与利润。

消费者对涨价的态度呈现分化:63% 的用户表示 “可以接受,只要服务不缩水”,27% 认为 “要看具体服务提升”,仅 10% 明确反对。这种态度转变倒逼企业提升服务质量 —— 广东某快递网点推出 “派前电联 + 送货上门” 服务后,客户满意度从 72% 提升至 89%。

告别 “内卷”,回归价值本质

快递行业的 “反内卷” 不仅是价格的调整,更是行业发展逻辑的重构。当 “8 毛发全国” 成为历史,快递企业能否以服务质量赢得市场,电商平台能否与物流企业协同升级,消费者能否真正体验到 “价有所值”,将决定这场变革的最终成效。

你认为快递涨价后,服务质量会同步提升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文中数据参考:国家邮政局 2025 年行业报告、广东省邮政管理局调价通知、中国物流学会《快递行业反内卷研究白皮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