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后院不让进,美军航母来试探,东风导弹已锁死!
发布日期:2025-11-22 23:06 点击次数:201
最近西太平洋海面不太安静。美国带着韩国和加拿大的舰队跑到黄海,说是练兵,实则在试探周边形势。我觉得这事很有目的性。那次是在2023年9月14日,重点是反潜和舰艇协同。航母“罗纳德·里根”在场,韩国派了“世宗大王”号,加拿大也有护卫舰。地点很敏感,就在朝鲜半岛附近,离中国东北海岸不远,所以自然引起了注意。
中国没坐等。东海舰队立刻展开大规模训练,山东舰航母编队下到黄海一带,歼-15出动巡航。北边中俄联合舰队在日本海入口活动,堵住了通道。火箭军的东风系列导弹阵地也保持警戒,可以覆盖相关海域。就这样,那三国舰队没待多久就撤回仁川。我看到这些,心里既放心又有点紧张。放心是因为海上防守紧密,紧张是怕大国较劲升级。
黄海是自家后院,不是想来就来的地方。我觉得外力要插手,得先掂量成本。美国有11艘核航母这点不能小但我们有本土优势。后勤补给近,导弹覆盖密,靠近就得冒被打的风险。按2024年数据,中国海军舰艇数量超过美国,约370艘对296艘。吨位上美军还占优,但数量和部署灵活性是我们的有利条件。很多外部智库也承认,第一岛链内对我守围比突破要难得多。
有一份2023年1月的兵棋推演很值得注意。那份模拟把焦点放在西太平洋,跑了多次战例。是美台日联手在很多情况能阻止入侵,但代价很高。推演里美军可能损失航母、主力水面舰和大量飞机,台湾经济也会遭重创。我读到这,既感到担忧,也觉得这说明一个事实:在本土战场上,火箭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饱和打击能快速干扰对手。
东风-21D和东风-26射程远,精度和机动性都在提升,关岛也在覆盖范围内。东风-41是机动的洲际导弹,核威慑可靠。空中方面,我看到歼-20的数量在增加,据说超过200架,能形成一定的空中屏障。相比之下,F-35虽然先进,但数量少,后勤线长。老实说,我为我们的进步感到自豪,但也清楚现代战争不只是武器多寡,还是工业和后勤的比拼。
像GlobalFirepower那类排名把美国排第一,俄罗斯第二,我们第三。那种榜单重纸面数字,轻地缘条件。我更看重实际产能和工业速度。CSIS的分析指出,中国造船速度比美国快很多,055型驱逐舰排水量大,垂直发射单元多,综合能力强。我们下舰快,造新舰像流水线。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相反,美国的大型舰艇建造周期长,成本高,这让他们难以快速补损。
国际上也有声音说美国对华战略要调整。看俄乌战争,美军顾问性质的支持也暴露了问题。外力想参与高强度对抗,不会像想象那样轻松。我觉得这给那些准备介入的国家敲了警钟。
再看解放军自身的变化,进步明显。陆军机械化率高,主战坦克火力和防护都强。火箭军机动性好,核常兼备。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护航扩展,总吨位在增长。空军多用途飞机和电子战能力也在提升。回头看历史,志愿军在朝鲜战争里以弱胜强留给人深刻教训。美国在伊拉克那类战争里打得快,可那只是对弱国的战争。在越南和阿富汗,美国也遇到过难题。
我觉得未来稳定最需要对话和沟通。美中应该有常通的军事热线,互相避免误判。我也希望解放军继续改革,科技上跟上来,AI和无人系统要融入实战。坦白说,我既有一点骄傲,也有担心。骄傲于国家实力提升,担心大国博弈升级会伤害普通人。现实摆在眼前,任何挑衅都要慎重。谁动手,谁就要承担后果。
第五人格IVL:成都Wolves双阵营双向奔赴,2:0干净利
为何玩过逆水寒的人面试会更自信? HR揭秘: 全是复合型人才
1-0绝杀+22-6欧冠之王强势晋级, 8强剩最后一席
“薄竹林听风,她的这套穿搭有多绝?点进来后悔半秒!”
伊萨克要来! 可利物浦还未准备好
无子无产,翁帆陪伴杨振宁二十一载,是真情还是各取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