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中美签证大战,印度人蜂拥申请的中国K字签证,究竟什么来头?

发布日期:2025-10-11 00:23 点击次数:197

10月1日起,中国正式实施一项针对外国青年科技人才的新签证类别,K字签证。 这一政策在印度媒体和科技圈引发热议,《印度时报》直接称其为“美国H-1B签证的替代方案”。

而引发这一关注的直接导火索是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9月19日签署行政令,将美国H-1B签证的申请费用从原来的约2000美元大幅提升至10万美元,涨幅达50倍,让许多依赖该签证前往美国工作的印度科技人才措手不及。

K字签证的设立源于2025年8月7日国务院签署的第814号令,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新增“K字签证”类别,明确发放给外国青年科技人才。

与需要雇主担保的美国H-1B签证不同,K字签证无需中国境内企业或机构提供邀请函,个人可直接申请,且费用低廉,仅约1万元人民币,不足美国的七十分之一。

中国现有的签证体系中,R字签证面向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Z字签证针对普通工作者,而K字签证则瞄准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青年科技人才,填补了中间层的空白。

根据司法部、外交部等四部门的解读,K字签证的核心要求是申请者需从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在这些领域从事教育、科研工作。

与现有12类普通签证相比,K字签证在入境次数、有效期和停留期上提供更多便利。持证人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也可参与创业和商业项目,活动范围比局限于特定工作岗位的Z字签证更灵活。

此外,K字签证的申请流程更为简化,材料要求聚焦于学历和专业背景,不强制要求申请人已在中国找到工作。

印度是全球IT外包产业链的核心国家,过去五年流失的人才增幅达270%,其中大部分流向美国STEM领域。

美国H-1B签证政策收紧后,印度科技人才开始寻求替代方案。 印度《明特报》分析认为,K字签证可为印度科技企业开辟新道路,帮助它们在美国市场之外实现业务多元化。

印度媒体迅速跟进政策细节,《印度时报》《经济时报》等媒体详细刊登了K字签证的申请攻略,将其称为“美国梦的替代方案”。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指出,特朗普的签证新规可能促使成千上万印度青年科技人才放弃美国梦,转向其他选择。咨询公司亚洲集团的科技政策合伙人乔治·陈表示,当外国科技工作者担忧自己在美国不再受欢迎时,K字签证提供了另一条出路。

K字签证的推出时间点与美国签证政策收紧形成鲜明对比。 2025年9月,特朗普政府大幅提高H-1B签证费用,而中国则在10月1日落地K字签证。 路透社分析认为,如果中国能吸引哪怕一小部分全球科技人才,其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都会进一步提升。

中国计划到2035年成为科技强国,这一目标被视为提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能力的核心举措。 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张越指出,尽管中国每年培养数百万STEM毕业生,但许多人缺乏尖端培训和接触全球前沿研究的机会,K字签证有助于填补这些空白。

此外,中国顶尖高校近年来已通过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和科研经费吸引外国学者,而美国在特朗普再次上任后,许多研究人员面临联邦资助缩减的困境。

K字签证的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完全公开。 目前,申请条件中的“知名高校”“青年人才”等关键概念尚未明确界定,年龄上限、学科范围等细节也有待驻外使领馆进一步公布。部分分析预测,年龄可能限制在40岁以下,且会要求提供科研成果或项目经历等能力证明。

学历造假风险是另一大挑战。 南亚地区存在大量“文凭工厂”,印度部分机构以低价售卖虚假计算机学位证书,如何审核材料真实性成为关键。

此外,国内网民担忧外籍人才涌入可能加剧就业市场竞争,若K字签证持有者享受“超国民待遇”,可能激化社会矛盾。

近年来,全球科技人才流动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美国“中国行动计划”等政策导致大量华裔科学家回流中国,2010年至2021年间,近1.25万名华裔科学家从美国流向中国。2024年以来,至少85名美国顶尖科学家全职加入中国研究机构,其中一半是在2025年完成转变。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与此同时,多国收紧人才签证政策。 加拿大中止“旅转工”临时政策并削减31%的留学签证;葡萄牙关闭“882”移民政策;英国爆发大规模反移民抗议。

这些变化使得中国的K字签证在全球范围内显得更为突出。墨尔本一家战略咨询公司的高级研究员评价称:“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中国推出K签的时机堪称巧妙。 ”

查看更多